当下中国需要设计革命

发布时间:2014-11-19 作者:上海科学院
 路易吉·克拉尼(Luigi Colani)的出场打破了论坛现场严肃的氛围,这位耄耋之年的世界著名设计师穿着时尚的竖条纹西服、白裤子和白皮鞋闪亮登场。他没有像其他演讲嘉宾一样站在演讲台里,而是手持话筒站在整个讲台的正中间,声如洪钟,风趣感性;他自备了图纸,讲到不好理解的设计结构还要画给大家看;他的设计几乎涉足所有领域,飞机、汽车、轨道交通、建筑、照相机、手表、时装等等,被国际设计界公认为“21世纪的达·芬奇”。

  克拉尼认为,当下中国,产业需要创新,城镇需要创意,设计需要革命,一味的拷贝和模仿已走到了尽头。中国的未来要靠自己设计,中国梦要靠自己创造,中国需要世界顶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人才。在论坛主旨演讲结束后,克拉尼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专访。

  科报记者:我们知道在过去的近20年里,您经常来中国,现在还在常州建立了江南克拉尼设计院,那么您为什么如此偏爱中国?

  克拉尼:首先我从小就喜欢中国,这是一种莫名的喜欢,伴随至今。我深深被中国文化所吸引,像中国历史、哲学、绘画、民间手工艺等等太多了,我爱这种深度和厚度。上世纪90年代我听说中国发展得很快,当时的德国驻华大使是我的好朋友,于是我应邀来到了中国。我想找一些企业合作,但当时几乎所有企业都不接受前端的设计理念,他们觉得抄别人的设计就好,可以节约很多成本。但差不多20年后的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重视原创,看重设计和创意,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时机基本成熟,我要把我的设计理念带来。全世界都在羡慕中国现在有很好的领导人和政府,这么重视创新,现在是中国的机遇期,也是关键时刻。

  科报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设计业的现状?您认为中国的设计要怎样寻求突破?

  克拉尼:还在盲目模仿西方。就拿汽车工业来说,实际上欧美国家已经意识到豪华、大排量的汽车不符合生态发展,已经在朝环保、小排量、小型、轻便的方向发展,而中国还在追求豪车、大车、长车。欧美汽车工业已经100多年了,中国才30多年,一味模仿只能一直跟在他们后面。然而,现在我们处在新能源环境下,电动的或混合电动的车底座、车结构完全不一样,对中国来说是最好的机遇,完全可以用中国自己的形式来诠释电动车的外形,不用一直跟在别人后面。我现在就希望帮助中国在这个关键转折时期,把新能源汽车用新的语言和形式展现出来。

  科报记者:您认为中国元素如何融入当代设计?

  克拉尼:我将这个称之为“精神考古”或“文化掘古”。例如前不久申遗成功的京杭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我到过运河常州段,当时我震惊了,他们的设计太糟糕,后来我给他们提了建议。大运河不同于长城,它还在使用中,这需要一种基于古建筑精神的现代化,不是脱离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也不是简单的修旧如旧。一直以来我坚持设计源于自然,与中国人讲的“天人合一”实际上是一个道理,那么我就想,拯救大运河为什么不用中国的阴阳与道的理念呢?就好像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兼具了古典元素、现代艺术和科学技术,这种古老宫殿的现代化改造是有灵魂的。

  科报记者:您认为束缚中国设计界创造力的因素是什么?

  克拉尼:最大的障碍是他们自己。他们忘记了中国传统,中国有那么多伟大发明,我用半小时也说不完。他们不能勇敢地突破,走不出“模仿”的影子,那些“千城一面”的城市是模仿现代化,那些仿古建筑是模仿古代。当然,中国的企业一直不重视外观设计,这也是制约设计师的因素。但是,那些独立的设计师,是不是可以拿出勇气,大胆突破呢?青年设计师应该自信起来,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中挖掘创意和灵感。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