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 《990早新闻》采访蔡雪松团队

发布时间:2014-12-30 作者:上海科学院
1227日 《990早新闻》采访蔡雪松团队
       过去和现在总有不少科研成果在验收或发表之后便束之高阁。上海产研院信息通讯部里有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练就了在故纸堆打造精品的绝活儿。从太阳能电子站牌到北斗车船载终端,他们利用集成创新,让闲置技术走上应用,接上地气儿。请听本台记者李雪梅发来的报道:
       走进团队"指挥官"蔡雪松在金桥基地的办公室,几乎没有多余装饰,正如他和团队研发的第一款产品--太阳能电子站牌,简单实用:在现成的公交站牌背面固定一条LED灯带,再装上太阳能板,然后在候车亭里找隐蔽的地方装好蓄电池和控制板,智能电子站牌就做成了:下一班公车到哪里,一看便知。蔡雪松说,浦东的千余个站点都安装了这种站牌:
      【这个月已经达到1300个站点使用了这个太阳能站牌系统。浦东地区最后一公里所有的公交线路现在做到全覆盖。干线主要是张江、 陆家嘴、川沙、惠南等四块区域,接下来会逐步会拓展开,包括临港、自贸区。】
       被蔡雪松称这小雏菊的智能站牌看似简单,背后却有着多项高新技术:如太阳能板即使在阴雨天也能收集能量,而充满电的蓄电池一次可持续供电两周以上;站牌上显示公交车方位则用到GPRS传输、短距离无线通信等技术。蔡雪松说,这些技术几乎都不是新研发的:
      【集成了20几项的技术,每个都是成熟的原来已有的,只是在我们的系统中做一定的适配和调整,把它集成起来做到稳定可靠运行,更好地满足特定的需求】
    “一个好汉三个帮。对已有技术集大成需要团队成员八仙过海,更需要他们各尽其责。陶欢--团队最早的五虎将之一,主要职责是把技术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硬件产品,但他同时也会全程参与到从前期搭建到后期维护:
      【刚开始4条示范线出来后,微博上我看到有些评论说,这也是形象工程,可能过一段时间就没人维护了。其实涉及到更新维护我们是要持续去做的。】
       3年来,蔡雪松团队从5人壮大到20多,集成创新也以公共交通为突破口,将触角伸向智慧物流等系统,今年还拿下了近1900万的公交和智能航运北斗示范应用项目。元老级成员钱华说,基于北斗的创新攻尖正在进行:
      【短报文是北斗最大的特色,我们在这方面再开发一些应用来填补市场的空白。我们这个团队每一个人都能承担攻尖任务。】
      采访到最后,当被问到,如何来评价团队和成绩时,蔡雪松举了他在巡检智能电子站牌时的例子:
      【在公交线上巡检时,太阳能被树遮挡了,有的居民自己会上去把树裁剪掉,有的居民告诉我们,这车辆到站很准的,出门一定要看的。这个还蛮有成就感的。我们团队有朝气,很务实,也要象一个小雏菊一样,从小小的电子站牌开始,能够铺开,最终绽放绚丽的花朵。】

     下载地址:20141227_070000蔡雪松团队.mp3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