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原始创新引来源头活水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记

发布时间:2016-10-12 作者:上海科学院

2016年07月11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周琳、王琳琳、何欣荣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洪国藩院士成功研发出一项基因检测技术,可提高病毒临床检测准确率,这项技术的专利使用权已交付给深圳民企中瑞国际公司。为加强对人才团队的鼓励,专利取得前后的总收益共1000万元,去除约10%的成本后,剩余的50%归研发团队。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现科技创新,首先要进行科研体制创新。2015年5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也就是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当年11月,上海再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
       时至今日,上海已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参与试点科技成果转化功能体系建设,大大提高了科研成果由“论文纸”变“钞票纸”的速度。洪国藩院士团队获得百万元级收益,就是最新涌现的典型案例。
       全球科创中心到底怎么建,没有既定的范本可循,但根本是要抓住“人”这个核心因素,让科研工作者不需要靠情怀去“耐住清贫”,就可以专注地做好“从0到1”的关键一步。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正是沿着强调原始创新这一原则,举全市之力,系统谋划,夯实从业者“0之前”的基础,铺平他们“1之后”的道路。
        “0之前”,政府部门在可共享的大科学基础设施上“砸钱”。以张江地区为主要载体,上海集中规划和建设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力求打造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目前,光源一期、蛋白质科学设施、超算中心等大科学设施建设完成,超强超短激光、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海底观测网等新一批项目落户上海。
        “以上海光源为例,普通的X光能拍摄出人体的组织和器官,而上海光源释放的光,能够帮助科研人员看清一个病毒结构、材料的微观构造和特性。”上海光源中心主任赵振堂说,这个装置是属于所有人的,哪怕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只要通过课题申请,一样可以“共享”。
       “1之后”,建设了若干创新功能型平台为成果转化“铺路”。通过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组建了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一批创新功能型平台,有力促进了全社会创新资源集聚和开放协同。积极推进材料基因组、太赫兹、量子通信等领域功能型平台规划布局,引导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转型升级。
        “科技和市场本来就是两张皮。大学教授很难从企业赚钱的角度来考虑,要撮合在一起,就是‘让飞行员去做木匠’,成功率太低。创新是一个接力跑,我们不能指望教授一个人跑完全程。”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钮晓鸣说,我们这样的功能型平台,就是要做“技术后道、产业前道”,把教授和市场连接起来。
       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的“试验田”,上海的政策氛围、法制环境正着力真正松绑科研工作者的“双脚”。放宽新兴行业准入管制,药物委托加工生产CMO改革在上海“先行先试”;加快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取消孵化器认定审批事项,推动非教育机构成立创业学院……上海通过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走好“退、放、进、变”四部曲,努力做到相信市场、尊重主体。
       “如果说上海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那么对创新的执著则来源于这座城市的情怀。这是一种基因、一种传承、一种文化。”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寿子琪说,上海的科研院所、高校研究力量强大,如同原始创新的“大湖泊”,无论是科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创新链条平台的打造,还是中介转化辅助的加强、政府放松管制的退出,都在为这个“湖泊”建渠引水,最终不是要冒出一两个科创企业,而是一大批可持续的创新“水源”。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