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所开展“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17-05-23

穿越时空的坚守 航天精神代代传
       日前,为持续弘扬“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主旋律,三十二所组织开展了“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
       4月24日8:30,在明媚的阳光下,伴着嘹亮的军歌,三十二所“老中青”几代航天人早早便等候在广场上等待升旗仪式的开始。“全体肃立,出旗!升国旗,奏国歌,敬礼!”怀揣着崇敬与自豪的心情,所有航天人目视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这一刻,仿佛之前所有的汗水与泪水,拼搏与努力都化作感恩的心——这是航天人的节日啊!
       当日,“老中青”几代航天人代表“穿越时空”汇聚一堂,为全所职工述说自己对航天事业的那份坚守之情。几十年来,航天人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坚定的理想与追求,创造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75岁高龄的老一辈航天人张国展的价值信条,他为已退役的“长征三号”的研制付出了整个青春。他研制的冗余测试系统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那个物质匮乏、技术较弱的年代,航天人都是从零开始,“失败了再继续,再失败再继续”。正是老一辈人靠着这种踏实肯干、严谨务实的精神,才有了我们航天事业今天的辉煌。
       不惑之年的陆士强已是三十二所“长二”、“长四”副总指挥,虽已参加工作二十余年,但每每回忆起自己的恩师,仍感慨万千。“师父手动录入7个弹道数据,一个弹道就有2000个点数据,核对三遍数据准确率均为100%。”这件事给陆士强很大触动,在前辈的引领和自己的严格要求下,仅仅三个月后,陆士强也达到了零误差的水平。

87年出生的陆国强参加工作已8年有余,但他常常自嘲,说自己在航天事业上只能算“小鲜肉”一枚。从2009年到2015年,他经历了“长六”从无到有,从有至首飞的全过程。“成功不等于成熟”,对他来说,“长六”首飞成功不是结束,而是航天事业万里长征中的一小步,目前他们正在加班加点打造“长六”升级版。

4月25日,带着三代人的感恩与期望,三十二所员工来到上海科技馆——宇航天地进行参观。漫步在航天事业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火箭卫星型号一代代的更新发展,并在自己的生活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员工们纷纷感慨:创新改变生活,生活也要求航天人不断创新。航天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奋斗吧,航天人!让我们一起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三十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