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清明: 为悲情作祭奠,积蓄前行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9-05-21 作者:上海科学院
    清明总是落雨。天,灰蒙蒙的,如丝般的雨儿落得匀匀的,细细的;它一头挂在云端,一头系在春草的叶尖上,天地间宛若披上一层轻柔的薄纱,模糊不清,但此时我不能辨别,那模糊是因为下雨,还是因为自己的眼泪。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淡淡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吧,在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
    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飞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对我这个孙女更是宠爱有加,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奶奶会拿出攒了好久的全国粮票给我买一块奶油蛋糕,会拿出爷爷的命根子香烟给我换来一个苹果、一把糖或花生……奶奶走后,每年的清明和她的祭日,我心中都会很哀伤。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说不出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得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逐步理解了清明的内涵。它不仅仅只是生者对逝者的追忆,更不是一种迎合节令的时尚,而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心灵撞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人的生死有命,我们无法左右。当我们怀念逝者的时候,才知道生命是多么的无常,人生是何等无奈!由此我们不禁会想到,每一个逝者都有其人生轨迹,他们的理想和精神,不论伟大还是平凡,都值得生者去怀念。但作为生者,在纪念逝者的同时,是否更应该从他们的人生中得到什么呢?在这个值得怀念的节日里,当我们静默地追思去者,怀念那些逝去的灵魂,怀念那份无法割舍的情感的同时,不妨增长一种向往,添加一个希望吧,不妨给所有的悲情作个祭奠吧;我们更应该的是努力积蓄前行的力量。因为惟珍惜生命,人类才能繁衍生息;惟健康活着,人生才会绽放精彩!
 
                                           作者:中船重工726所 黄雯华